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[历史直播] 第82节
。此句盖有寄托,苏轼或许也曾有急流勇退之意吧!”    这样的情绪,以前向来是要在诗里寄寓的。    梅尧臣忽然有一个预感,今日之后,词的写作风向,怕是要变了。    客栈。    苏辙不由自主起身,他伸长脖子,想要将水镜上的文字看得清楚一点,再清楚一点。一曲完毕,他的脖颈已然有些发酸,但更酸的是他的眼眶。    “中秋之夜,两地相隔,兄长仍是寄诗宽慰于我,我……”苏辙有些难言。    苏轼拍拍他的肩膀接过话头:“诗以抒怀,宽慰你亦是宽慰我自己。”    他眉眼一挑,含了几分打趣:“水镜不曾说你的复诗,子由如今既看了,少不得要先复诗一首予我。”    苏辙笑了,难得豪气:“别说一首,十首都行!”    苏轼和苏洵一齐大笑,苏洵也站了起来,看着两个儿子道:“你们兄弟二人感情深厚,互相扶持,为父看着很高兴。如今天降机缘,窥得他日种种,子瞻声势必将日隆,你二人务要谨慎,以免再遭祸患。”    说罢,饱含深意地看了苏轼一眼。苏轼恍然未觉,和苏辙一起点头:    “是,父亲。”    【苏辙的奏折或许曾让宋神宗动容,接着,张方平,吴充等人也为苏轼鸣不平,连谪居江宁的王安石也向皇帝上书,说,怎么能有盛世而杀圣才这样的事呢?】    沈括一愣,随即垂眸:“竟然是王介甫。”    但转念一想,毕竟又有几分情理之中的感觉。    另一边,欧阳修